道道網訊 “520”,這個被我們用來表達“我愛你”的日子,如今在無限極有了更溫暖的延伸。從2019年開始,每年的這一天,我們不再只是傳遞甜言蜜語,而是用行動詮釋“我們>我”的深意。
?

?

這個初夏,第七屆無限極“520社會責任日”活動在廣州無限極廣場溫暖啟幕,以“信任就在新附近”為主題,邀你一起發現那些被忽略的溫暖細節——或許是養生客廳里一杯溫熱的陳皮普洱茶,或許是晨練時陌生人相視一笑的默契,又或是困境中鄰里間毫無遲疑伸出的那雙手……
信任:
這個時代珍貴的生產力
我們生活在一個“既近又遠”的世界——手指劃幾下就能點到的外賣,卻嘗不到鄰居家分享的那碗熱湯;朋友圈收獲無數點贊,卻很少聽到樓道里一句熟悉的問候。數字化帶來了便利,卻也悄悄帶走了生活最本真的溫度。信任,這種曾經存在于街坊四鄰間的自然情感,正成為稀缺的社會資源。
?

香港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SISD執行院長、零碳學院院長張亞龍先生,在關于《信任構建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分享中指出:“信任是商業和社會發展的基石。缺失信任的未來,世界將是不可持續的。構建信任體系、提升信任速度、發展信用經濟,是我們面向可持續未來的必由之路。”這一洞見揭示了一個重要事實:在數字化時代重建信任,無論對個人生活、企業發展還是社會進步,都具有深遠意義。
信任不僅是溫情的情感紐帶,更是一種“新質生產力”——它能降低社會運行成本,提升協作效率,創造持久價值。而無限極要做的,正是以中華養生文化為紐帶,在日常生活中種下一顆顆“信任的種子”,讓這份珍貴的社會資本重新生根發芽。
新附近:
從物理附近到心靈共鳴
?

“新附近”不只是物理空間的親近,更是心理距離的縮短。物理的附近,我們將全國近7000家線下門店升級為深入社區的“中華養生客廳”,讓健康服務真正實現“下樓即達”。心理的附近,通過茶修、東方美、親子養生等豐富多彩的社群活動,讓原本陌生的鄰里因共同的興趣愛好而相知相熟。
正如浙江一位店主分享的暖心轉變:“從前顧客來店里是為了購買產品,現在他們更愿意留下來喝茶聊天,成了真正的朋友。”這種關系的轉變,正是“新附近”一種詮釋。

“無限極的近7000家門店就像7000顆溫暖的種子,深深扎根在社區中,廣覆蓋、高密度、遍布三四線城市,同時能夠依托廣大業務伙伴大量開展社群活動,努力填補‘正在消失的附近’。”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首席營銷官姚宏睿女士分享道。
?

在南方日報的街采視頻里,年輕媽媽期待有人幫忙臨時照看孩子,退休老人盼望增加社區互動……他們不僅表達了對重建鄰里信任的渴望,更提出了許多暖心建議。《南方日報》專刊部主任、南方+副總裁陳韓暉女士提到,通過“中華養生客廳”舉辦“申時茶修”“八段錦”等活動,將門店轉化為社區互助樞紐,既推廣了養生文化,也通過居民們的共同參與重建社區認同,是很有意義的實踐。
信任的種子:
在生活點滴間生根發芽
?

信任不會憑空產生,它需要真實的互動與時間沉淀:
廣東店主陳翠茹在社區扎根8年,她的養生客廳早已成為鄰里的第二個家。2020年春節,一位顧客因疫情滯銷百合花,因信任將近7000枝百合全托付給她,陳翠茹和伙伴們連續三天包花到深夜,免費贈予居民。
在河北唐山,店主王俊凱用八段錦打破了城市社區的冷漠。作為當地首個八段錦帶教中心,他們每天清晨7點在公園堅持教學。線上打卡活動中,一位起初連視頻都不會發的阿姨,現在不僅自己堅持,還帶動了整個廣場舞隊加入。原本互不相識的樓上樓下鄰居,如今會相約晨練,甚至互相接送孩子。
而在廣州松洲街社工站,30平米的“養生文化角”成了最熱鬧的地方。社工鐘藹媚見證了許多變化:無限極志愿者教的“拍八虛”,讓叔叔阿姨仿佛變成了認真的小學生;獨居的劉姨把養生配方抄成對聯貼廚房;從前獨來獨往的清潔工周姐,現在每天清晨等街坊一起鍛煉。
廣州居民云姨和她的閨蜜英姨,三十多年的情誼像陳年普洱茶,越陳越香。從年輕時在院子里乘涼聊天,到現在每天相約買菜、唱歌、打乒乓球,她們的友情歷久彌新。參加社區茶修課后,她們又結識了許多新朋友,養生知識成了鄰里間的新話題。
這些發生在社區里的溫暖片段,讓信任在潛移默化中生根發芽。在“新附近”里,“信任”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象為鄰居間的笑臉、養生客廳里的茶香、晨練時的問候。
?
面向未來:
從“附近”到“遠方”的責任

?
無限極全球首席執行官、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主席俞江林先生表示,“再造新附近”是無限極多年來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延續。“一直以來,我們秉持思利及人的企業價值觀,積極推動公益健康科普、發布中醫健康指數報告、發展清潔能源、打造綠色工廠與綠色物流、依托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開展各項愛心捐助和教育扶貧等,都是想要為健康中國的實現、養生文化的傳承,以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企業應有貢獻。”

?

面向六五,無限極將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升級為《2024年無限極可持續發展報告》,這一轉變標志著企業責任理念的深化。俞江林強調,新報告對標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通過五個維度系統推進可持續發展行動,旨在更好地滿足人們對健康與快樂的需求,實現人與自然、企業與社會的和諧共生!

活動現場,《2024年無限極可持續發展報告》正式發布,系統呈現了企業在弘揚中華養生文化、鑄就卓越品質服務、打造養生專業隊伍、擁抱綠色美好未來、建立溫暖持續連接等五大領域的探索和實踐。
《第一財經》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可持續戰略總監周旭峰先生在解讀報告時指出:“‘社會責任報告’升級為‘可持續發展報告’,不僅涵蓋了社會責任的內容,還進一步強調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將企業的經營活動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相結合,視野更高、格局更廣,體現了企業對長遠發展的戰略思考和規劃。”

?

這份承諾正轉化為具體行動:活動當天,無限極向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捐贈總價值50萬元的“增健包”。俞江林先生與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代表,廣東省僑聯十二屆委員會常委、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理事林朝暉女士共同完成捐贈儀式。
林朝暉表示,希望大家多關注鄰里間的信任微光,讓守望相助的中國傳統美德能在公益實踐中不斷傳承發揚,進而催生更有溫度的社會連結,最終匯聚成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磅礴力量,實現公益志愿的高質量發展。
?

未來,無限極將持續深化社區健康服務:依托全國近7000家“中華養生客廳”,打造“下樓即達”“出門即達”的15分鐘生活圈,提供健康檢測、健康管理、養生咨詢等便民服務,推動全民健康生態建設。
同時,通過開展茶修、八段錦、東方美、讀書會、中式體型管理等社群活動,讓中華養生文化走進尋常百姓家,增強社區居民的健康意識和信任連接。
讓我們相約在每個清晨與黃昏,以一杯養生茶的溫暖、八段錦的韻律、鄰里間真誠的問候,共同編織屬于這個時代美好的“新附近”圖景!
文末彩蛋:
信任就在新附近,520讓愛更靠近
無限極攜手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3月就熱熱鬧鬧地開啟了“紛享幣公益捐幣”——“紛享幣·分享愛”活動。
小小的紛享幣,可是能匯聚大大的能量!一起用它助力“快樂足球”和“萬家增健”這兩大超有愛的公益項目。
每月雖有限額,但動動手指就能做公益。每一個紛享幣,就像歡快的小水滴,匯聚成愛心的汪洋大海,給有需要的人送上一份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