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網訊 5月是一個充滿愛的月份,515(國際家庭日)、520(諧音“我愛你”)、525(諧音“我愛我”)等特殊日期都與愛息息相關。但在忙碌的工作中,有多少人真正意識到了要愛自己和身邊的人?
對于創業者而言,更是如此。在創業這場持續數年的馬拉松中,創業者既要直面市場廝殺的壓力,又要維系身心的平衡狀態;既要實現商業價值的突破,又要完成個人與團隊的共同成長。創業者又該如何關愛自己和他人,在創業路上成人達己?
?

在這個充滿“愛”的5月,《湃客Talk·完美創客薈》第二期邀請中國社科院食品藥品監管與發展中心副主任、完美生科院名譽院長徐華鋒以及知名博主、自媒體創業者阿寶姐,圍繞“創業路上的成人達己”展開對話,探討完美公司如何通過實際行動踐行“成人達己”的理念,為員工及創業伙伴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本期嘉賓
徐華鋒,中國社科院食品藥品監管與發展中心副主任、完美生科院名譽院長
阿寶姐,知名博主、自媒體創業者
【內容節選】
以下內容為基于節目錄音的口述稿,僅對語法與用詞稍作修改。
?
在創業路上,身心都要“深呼吸”
徐華鋒:創業者要有規律的飲食和作息,還要適當運動
健康是創業者的基礎,創業成本其實也包括健康的續航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創業者成功與否。
現實中,創業者面臨的健康問題特別明顯。比如長期熬夜、壓力大導致睡眠質量差,甚至失眠;久坐辦公、缺乏運動引發腰肌、頸椎等慢性勞損;過度疲勞使得免疫力低下,容易頻繁感冒。除了身體問題,心理問題也很突出,像工作壓力、緊張、焦慮,甚至抑郁癥,這些情況在創業者中越來越常見。
其實,關于健康的建議大家都懂,就像父母盯孩子一樣,創業者也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但關鍵是怎么做到。
我們做健康教育時總結了16個字: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控煙限酒、心態平衡。希望大家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不斷調整,讓生活方式更健康。
對于創業者來說,首先要有規律的作息時間,這是最重要的。其次,飲食也要規律,比如早餐一定要堅持吃,而且要有營養;午餐要吃飽,晚餐則要清淡。
第三是適量運動,最好有長期的運動項目,比如每周堅持3到5個小時的運動,像長跑、游泳、打球都可以,這樣可以增強心肺功能。如果做不到,那在工作間隙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運動,比如拉伸、深蹲、平板支撐,或者到戶外散散步。
很多年輕人喜歡睡懶覺,不愿意吃早餐,但還是要盡力做到三餐營養均衡。所謂營養均衡,就是要攝入適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
如果實在沒時間吃早餐,現在有一些方便的營養食品,富含身體所需的營養,而且熱量不高,還能控制體重。
不過,我還是建議大家盡量堅持食物多樣化,不要挑食,從食物中吸收營養。營養補充劑可以用來補充缺失的營養,但最好還是以食物為主。
?
阿寶姐:理性看待得失,創業心態就能平穩很多
我特別認同徐院長說的那句話:“身體是創業者的成本。”我還把它理解成競爭力。就拿做直播來說,我一天能干兩場,但我有些自媒體朋友因為身體問題,可能兩年就消失在公眾視野了。所以,健康的身體對于創業者來說太重要了。
對于創業者而言,壓力是客觀存在的。創業者面對的是瞬息萬變的市場,比如一年前獲取市場的投放成本可能是一塊錢,一年后可能就變成一百塊錢了。像完美公司這樣有30多年歷史,能一直在市場上保持行業頭牌,這背后需要付出巨大的心力。
那怎么解決創業者的心理壓力?雖然挺難,但也不是沒辦法。比如很多從管理層出來創業的人,總是急急忙忙的,恨不得今天的事早兩小時做完。為啥這么急?因為他們覺得等不得,等一天客戶就跑了,市場就沒了,成本又上去了。但實際上,很多工作是無效的。很多布局沒想清楚就急著去做,以為搶到了時間,最后卻發現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浪費了精力。
我自己的經驗是,一定要回過頭來審視目標是否合理、方向是否正確,以及投入的時間是否一定要在今年得到回報。想清楚這些,心態就會平穩很多。
所以,總結起來就是兩點:第一,目標和方向要清晰;第二,遇到不可控的失敗和損失,要理性看待,這樣心態就能平穩很多。
?
你的合作伙伴,真的是“伙伴”嗎?
徐華鋒:企業的“人品”靠產品體現,人也如此
誰都不喜歡復雜的人際關系,但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不可能孤立存在,必須去交往、去面對,因為我們是社會人。世界衛生組織說,人的健康包括身體的健康、精神的健康,還有與社會和諧相處的健康,這種和諧相處其實就是社交能力。
在職場上,我首先把同事看作是職業事業伙伴。我們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或者是因為一件事兒走到了一起。在這個過程中,有些人可能情趣相投,或者性格相近,自然而然就可能成為好朋友。
比如說,我們經常講“授人以漁”,就是這個道理。你教會別人方法,為他好,而不是大包大攬。教會和代替是完全不一樣的。最核心的是你個人的能力和在企業、公司的價值感。首先,你要得到別人的尊重,而得到別人的信賴則在于你的可靠。
怎么做到可靠呢?比如說守時、不打擾別人,不搶功、不推諉責任。這些都能形成一個人品的綜合品牌效應。我對一個人的感受和對企業的感受是一樣的。我們常說,企業的產品就是企業的人品,消費者是通過購買產品、享受服務來了解企業的人品的,人也是這樣。
?
阿寶姐:處理好與合作伙伴的關系,業務才會越做越大
?

我曾經邀請《再見愛人》的嘉賓黃執中老師來直播間,他講的一句話讓我一下子開悟了。為什么很多人在人際關系上都踩過坑?因為我們大學之前都生活在一個很獨特的社會環境里。
社會的本質是資源傾斜,是要爭取的,但在大學畢業之前,資源是不需要我們去爭取的,也不需要動用人際關系,它已經分配好了。當我們習慣了那種狀態,出了校園之后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企業里,資源包括工資、重視度、項目等,這些都是需要在一定的協作關系中去爭取,讓它向你傾斜。這就需要很強的人際關系方法。
我之前在德勤做戰略的時候,也接觸過類似的項目。有些合作伙伴和渠道商合作很久了,5年、10年,甚至從利益關系變成了朋友。比如,你幫我先墊一下資金,或者幫我先囤一下庫存,這些都沒問題。這樣一來,業務就會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但有些人的人際關系能力比較弱,他們可能一年換一家供應商,兩年換一家渠道商。這樣一來,用戶體驗就很差,今年找你合作,明年就找不到了,整個利益鏈條都被傷害了。
所以,我覺得出了社會之后,一定要理解這個規則,這里面其實是有大量的人際關系和溝通情商在運作的。
?
成人達己,完美生態圈如何打造?
徐華鋒:“成人達己”是一種雙贏的思維
今天聊到完美公司的新價值主張,6大核心要素中的“成人達己”讓我感觸很深。
“成人達己”其實是一種雙贏的思維,就是通過幫助別人獲得成功和健康,自己也能收獲滿足和成功。
首先,完美公司是一個科技型的健康企業,健康產業現在真的是一個特別有前景、特別有希望的賽道。有人甚至說,選擇健康賽道,做好了能賺錢,做不好至少還有健康,這本身就很有吸引力。完美公司在這個賽道上,不僅僅是單純地推銷健康產品,而是給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建議和健康管理方案。這其實是一種換位思考,把客戶當成自己來對待,這樣的服務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
完美公司新價值主張6大核心要素
對創業者來說,選擇創業賽道和品牌特別重要。這個賽道上有那么多公司,我為什么選擇了完美?因為完美是一個特別重視科研、品牌和企業文化的企業。大部分企業可能更注重制度,就像紅綠燈一樣,告訴你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但完美不僅有制度,更注重文化的軟性引導,給我們更多關懷。比如,完美公司會做母親水窖、希望工程、長跑快走等各種社會公益活動,這些活動其實是在用文化滋潤我們。
一個人如果只是在物質上或者商業上成功,但精神上、文化上沒有滿足感,那也不是一個完整的健康狀態。而完美公司的“成人達己”理念,讓大家覺得:一方面在一個有前景的事業平臺上實現了自己的商業價值;另一方面,還能幫助更多的人,讓他們也能獲得健康和滿足感,自己也會更愉悅。這其實就是“成人達己”的體現。
?
阿寶姐:選擇創業的時機,很重要
很多企業都有些陋習,比如不透明,大家互相沒有忠誠度,那為什么會形成這種不好的組織?我總結了兩點原因。
第一是不公平。有些公司的獎懲措施、KPI績效都不合理,這就會讓員工感到不滿;第二是一些公司管理措施不夠合理,這也會影響團隊的氛圍。
那如何讓公司往好的方向發展?第一是讓團隊員工有成本意識。我們要把一些管理思維下放,讓員工多擁有一些管理者的意識,把這種意識滲透到日常工作中。
第二個是主動打造積極的文化。比如,公司開團建會的時候,鼓勵大家發表不同的意見,碰撞出不一樣的想法。
如果給創業者提供建議,我覺得:首先,要在創業前想清楚,到底要不要進入這個領域。我之前從德勤出來,加入創業賽道,是有做很多前期準備的,包括心態上的準備,還有創業需要投入多大的精力、工作強度如何,我都提前有過預判。
而且,此前也積累了一些工作能力、管理能力,還有對行業的判斷能力。所以,選擇一個好的時機,真的能讓你輕松很多。要從自己的階段、能力、身體和心態等,都做好準備。
一旦我們決定創業,就要進入一種創業者的狀態,去擁抱問題、擁抱變化,當然也要擁抱自己,要關愛自己的身體。
?
徐華鋒:健康是創業者最關鍵的動力和支撐
對于創業,我也有幾點體會。首先,創業的時候,大家要面臨選擇:是選擇自己單干創業,還是和其他品牌合作創業?換句話說,就是你是選擇“重創業”還是“輕創業”?對于當下的年輕人來說,如果沒有特別獨特的技能或者資源,更適合“輕創業”。
完美提出的“輕創業”,對我感觸特別大。所謂輕創業,不需要大量的資本、人力、時間等各方面投入。完美公司已經完成了產品研發、生產、倉儲物流等環節。創業者只需要在傳播健康的同時,順便把產品賣出去了。
而且,健康行業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就像很多人說的,健康是“1”,其他的東西,比如房子、車子、票子、地位、事業,都是“0”。如果這個“1”倒下了,其他的一切都沒有意義。所以,選擇健康賽道,不僅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還能幫助更多人,這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
第二個體會是關于“成人達己”的。這其實是一種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體現。我小時候接受的教育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要先把事情做好,不給別人添亂,不給社會添亂。等自己成功了,再去幫助更多的人。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越來越好。
第三個體會是,創業者自己必須保持健康。我們身邊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30多歲猝死的,40多歲、50多歲心梗、腦梗的,這些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我有一個朋友,事業非常成功,但生活方式不健康,經常熬夜,抽煙喝酒,一天抽三四包煙,喝酒也沒有節制。結果在50歲的時候突發腦梗,從二樓摔下去。好在搶救及時,他大徹大悟,開始規律作息,戒煙戒酒。
這件事讓我感觸很深,也想給創業者們一個建議:健康是最關鍵的動力和支撐,也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