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網訊 5月13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安廳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表示:2024年以來,新疆公安機關共立各類經濟犯罪案件4100余起,破案3300余起,挽回經濟損失120億余元。其中,破獲傳銷類案件30余起,挽回經濟損失4500萬余元。
?

自治區公安廳經濟犯罪偵查總隊總隊長趙立軍(中)向媒體通報2024年以來新疆公安機關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工作成效。
新疆公安機關經偵部門堅持重拳打擊群眾深惡痛絕的突出經濟犯罪,全力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以打擊虛開騙稅犯罪為重點,有效整頓和規范稅收秩序。開展常態化聯合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專項工作,偵破一批利用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虛開發票、騙取出口退稅、騙取優惠補貼等違法犯罪案件。2024年以來,共破獲危害稅收征管類案件180余起,挽回經濟損失1.6億余元。
以打擊非法集資犯罪為抓手,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開展打擊非法集資犯罪專項行動,偵破一批“私募基金”投融資領域、投資“養老項目”、銷售“養老產品”等民生領域以及“區塊鏈”“虛擬幣”等新興領域非法集資犯罪案件。2024年以來,共破獲非法集資類案件50余起,挽回經濟損失2.5億余元。
以打擊傳銷犯罪為牽引,有力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開展網絡傳銷犯罪集中打擊行動,偵破一批以“電子商務”“資本運作”為噱頭,假借“助農利民”“鄉村振興”等國家政策,打著“消費養老”“健身醫美”“文化產業”等旗號進行虛假、夸大宣傳的傳銷犯罪案件。2024年以來,共破獲傳銷類案件30余起,挽回經濟損失4500萬余元。
全區公安機關經偵部門嚴厲打擊金融領域違法犯罪,2024年以來,偵破金融領域案件50余起,其中收繳假幣60萬余元,偵破系列涉農保險詐騙案件,偵破一批信貸領域詐騙案件,破獲一批洗錢犯罪案件,打掉一批金融領域職業犯罪團伙,有效維護了國家保險制度和人民群眾公共財產安全。
全區公安機關經偵部門為各類經營主體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護航新疆經濟高質量發展。嚴厲打擊整治民營企業內部腐敗犯罪,重點打擊利用企業漏洞、監守自盜侵占企業財產的職務侵占、挪用資金、非國家工作人員行受賄等民營企業內部人員腐敗犯罪案件。2024年以來,共破案80余起,挽回經濟損失5000萬余元。
嚴厲打擊醫藥領域串通投標犯罪,2024年以來,破獲涉醫療、建筑、民生等領域串通投標案件50余起,打掉犯罪團伙10余個;打掉一批職業化串通投標犯罪團伙,涉及全國圍標公司100余家,圍標中標項目150余個,追繳違法所得6000萬余元。
嚴厲打擊涉車領域經濟犯罪,2024年以來,共破涉車領域合同詐騙等犯罪案件140余起,追回車輛98輛,挽回經濟損失2200萬余元,先后召開5次涉案車輛及財物發還大會,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開展緝捕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獵狐”行動,2024年以來,先后從境外勸返、抓獲4名在逃人員,全力維護國家法治權威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新疆公安機關經偵部門落實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要求,健全制度規范執法行為,專項整治糾正執法偏差,妥善處置回應群眾訴求,全力提升經偵執法公信力和服務高質量發展水平,依法平等保護人民群眾和經營主體合法權益。
在注重打擊效能的同時,新疆公安機關經偵部門累計向有關行政監管部門和行業單位制作發布“公安經偵提示函”“公安經偵建議函”80余份,推動經濟金融風險源頭防控;發揮全區110個為企服務“警企聯絡室”作用,助力提升企業防范法律風險和合規經營能力。同時,加強防范宣傳,著力提升廣大群眾和經營主體識假防騙的意識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