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道道網訊 中國正在經歷的互聯網革命,帶動基于互聯網的商業模式不斷變革創新,也帶動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從本質上看,互聯網是人類通訊工具的革命,使得基于傳統工具的商業模式優勢正在喪失。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2018年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達到4.08萬億元,同比增長30.1%。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3.13萬億元,同比增長29.8%,高于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4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7.4%,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達46.4%,對消費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應該說,在這一波商業革命中,沒有一個行業或產業能夠不受影響,直銷產業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沖擊。也有專家認為,在互聯網的沖擊下,直銷產業的優勢越來越弱,甚至會被替代。而近兩年直銷產業業績也似乎缺少多年前的增長勢頭,出現了平緩增長甚至下滑的情況。從全球的數據看,直銷產業發展趨緩的情況是普遍的。據世界直銷協會聯盟提供的數據,世界直銷業2017年實現銷售額1896.4億美元,比上一年僅增長1.6%,3年復合增長率為3.7%,而2014年時的3年復合增長率為6%;2017年全球直銷員總數為1.16億人,較上一年增長2%,而2015年、2016年這個增長率分別為14%和8.7%。即便是最活躍的亞太地區,其數據也并不是非常樂觀。2017年亞太地區直銷業銷售額為853.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8%,三年復合增長率4.8%,而2015年和2016年,這數字分別10.2%和6.9%;2017年亞太地區直銷員為6516萬,較上年增長6.8%,而2015年和2016年,這個數字分別為22.5%和14.6%。
中國經濟發展雖然已經進入從高速增長進入常態化發展,但是與發達國家水平相比,潛力仍然是巨大的,直銷發展的空間遠未用盡。 最近熱門的所謂新零售,并不會排斥直銷產業的空間。不同的渠道,仍然具有不同的價值。
從渠道模式看,未來發展的基本趨勢是去中間化。互聯網的普及應用,新的商業模式的不斷涌現,必然使得商業活動更加社交化以及愈加明顯的個性化。在這個過程中,直銷產業具有天然的適應性。作為社交化商業的創始業態,直銷歷經了多次的零售革命,一直能夠頑強應對,主要基于其以制造業為基礎的與終端消費者的直接對接。而這一特點正是互聯網發展的未來趨勢和新零售未來變革的基本 方向。
電子商務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而社交商業的崛起使得購買渠道更加多樣化。消費者在購買選擇無限增大的情況下,會更加重視購買體驗,這對傳統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但科技的發展替代不了人們面對面溝通的需要,只有線下的溝通才能形成強關系,才能產生長久的商業價值,因此,線下活動與線上社交的傳播缺一不可。通過線上線下的社交聯動,不僅可以吸粉,更能進行客戶關系管理,牢牢把握住每一個客戶,并且可以在適當時機進行精準營銷。
對直銷產業來說,互聯網帶來的變革既有機遇,也有挑戰?;ヂ摼W技術所引發的社交媒體發展會進一步強化直銷發展的邏輯基礎。直銷是最早將社交資源用于商業交易的行業,具有激勵性的計酬方法保證了社交資源的商業價值。而這些機制都會被當今的社交媒體進一步強化。微商的發展就最好的證明。微商自2012年出現快速成長,現已成為移動電商的主要形態之一。盡管微商的統計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根據一些數據,我們也可以看出端倪。在剛剛閉幕的第十七屆中國互聯網大會上,中國互聯網協會微商工作組發布了《2018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報告》估計,2018年社交電商的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而該報告原來的主角就是微商,該機構曾預計,微商2016年將達到3607.3億元,增長率為98.3%。
在互聯網和社交商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即多層次計酬的應用似乎越來越廣泛。消費者購買商品后可分享到朋友圈,其朋友關注和購買了消費者介紹的產品,即可得到一定程度回報。消費者既可以僅僅關注消費,也可以采取這種方式做一些銷售工作,獲得獲得銷售收入。由于社交軟件的無限連接特性,獎勵的設計往往是多層的,其收入也是可以跨層獲得的。這讓我們可以重新認識多層次計酬的價值。
【責編:Far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