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部署開展“守護消費”鐵拳行動,聚焦消費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危害健康安全的食品非法添加、“幽靈外賣”、商標侵權等違法行為,查辦了一批違法案件,8月23日,市場總局發布第一批2025“守護消費”鐵拳行動典型案例。
?

在公布的案例中,有一起涉及普通食品非法添加的案件值得大家注意,當事人在銷售的“健豪情酒(露酒)”中添加了含有他達拉非的“枸杞含片”。經抽檢,涉案露酒的他達拉非含量為151mg/kg。
至案發,涉案露酒生產經營數量為450件(100ml/瓶×5瓶/盒×6盒/件),貨值金額193.86萬元。另查明,當事人委托宜春家園百貨有限公司通過淘寶銷售涉案露酒的銷售額為3.95萬元。當事人的行為涉嫌構成犯罪,2025年2月,靖安縣市場監管局依法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據庶正康訊了解, 為打擊在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生產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的行為,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自2008年起至2011年,我國衛生行政部門共公布了六批次《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包括有蘇丹紅、三聚氰胺、工業明膠等。
最后一批公布的名單距今已有10年。
2019年12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三條明確規定,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等部門根據食源性疾病信息、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信息和監督管理信息等,對發現的添加或者可能添加到食品中的非食品用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制定名錄及檢測方法并予以公布。
2025年,國家市場總局也陸續發布了食品中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名錄,包括:
● 那非類、拉非類物質
● 宣稱“治痛風”“降尿酸”功能的非布司他及其系列衍生物
● 宣稱“減肥”功能的比沙可啶及其系列衍生物
● 宣稱“壯陽”功能的嘧啶酮苯基類磷酸二酯酶 5抑制劑
?

國家市場總局公布的食品中非法添加目錄
2012年3月,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質名單(第一批)》。
?

《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質名單(第一批)》
一直以來,國家監管部門對“非法添加”等違法犯罪等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打擊。
今天5月,國務院食安辦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食品添加劑濫用問題綜合治理方案》,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食品添加劑濫用問題綜合治理行動。
政府干預的目的是幫助糾正市場失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發展質量!我國營養健康市場常年徘徊在市場失靈臨界點兩側,"重拳"整治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必要之舉!庶正康訊認為,中國營養健康市場正在向生活化轉型、向科學化蛻變,善于追蹤消費者需求變化、及時布局科技創新能力的企業,將在未來獲得競爭先機!